如何运用科技守护环境?一探环境监测的奥秘!
 

文图|北京大元环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编辑|北京大元环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环境监测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监视、测定、监控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标志数据,从而对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的学科。”


在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国宁看来,环境监测既是环境管理的耳目,也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监测包括对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和对物理(能量)因子如噪声、振动、热能、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污染的监测;还包括对生物因环境质量变化所发出的各种反应和信息测试的生物监测,以及对区域群落、种群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等。


“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是随着环保工作的开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张国宁介绍,从上世纪70年代初起,我国开始建设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的监测网络,同时农业、卫生、海洋、气象、水利等部门也分别建立了本系统的监测机构。


1983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决定在全国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要求各地抓紧建立健全监测系统。


同年,《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颁布,确定了监测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007年,原环保总局印发《环境监测管理办法》,首次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环境监测属性、定位和职能进行了明确界定。


2016年,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调整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由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县级环境监测机构。


这一改革为从根本上理顺环境监测体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7年,原环保部印发《“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案》,将“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内部质量控制、强化外部质控检查”“严厉打击弄虚作假、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确立为三大重点任务。


其中,“健全体系、创新机制”是基础,“加强监管、提高质量”是核心。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其中提出,要实现“天地一体、高低互补、覆盖全国、辐射全域”的监测能力提升,建成陆海统筹、空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以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和地方环境监测网。


“我国环境监测网络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国控、省控、市控三级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张国宁介绍,首先,监测网络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基数大,现有环境监测网络难以说清污染源状况及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


技术装备力量薄弱。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较低,缺乏现代化的监测车辆和通讯工具。


人员素质尚需提高。


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数量少,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是运行经费不足。


由于财政拨款有限,一些监测站入不敷出。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向农村延伸,加快构建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拓展监测范围、提升监测性能、集成多要素综合监测能力、补齐生态监测短板、强化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协同应用,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的现代化、智慧化水平。


“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推动出台关于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有关政策文件,持续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创新。

发布日期:2024-07-27 

Copyright@2006-2014 北京大元环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总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大院北教楼     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庄北路9号永泰绿色生态园C-11
邮编:100085 邮箱:dayuan@vip.126.com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4028044号-4